
那些買了捨不得用、存了捨不得花,在你死後全都帶不走!透過整理學會活在當下的台灣首位遺物整理師-心筠
前情提要:瑞典第一間無包裝商店店長是台灣人!?該如何教育用慣了包裝商品的瑞典消費者?-舞樵
今天一則茶室很榮幸可以邀請到台灣首位整理師-廖心筠老師
來和我們分享她多年的整理故事以及由整理師跨到遺物整理師的心路歷程
她又是如何在協助他人遺物整理後,對於自己生與死的一些新的想法與觀點
我還是要先為這則故事下一段註解:
遺物是我們賦予它價值才會難以割捨,無法割捨的是回憶,而非物品本身
生前整理能夠幫助在世的人輕鬆不費力的緬懷你的離去,而非苦惱這些遺物該如何整理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先從,心筠老師為何會從櫃姐轉行投身整理師,開始說起吧
從服飾櫃姐挖掘出自己整理的天賦
才19歲的心筠老師,並不知道該如何銷售衣服,業績往往落後他人
只能做一些他人都不想做的工作,像是整理倉庫、燙衣服、陳列
他人不想做的工作,卻是一間公司順利營運最重要的一環,就變成心筠老師的工作
整理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非常有邏輯性的在整理這些商品
不論他人問哪樣商品擺放位子,心筠老師都能夠從大腦資料庫找到該物品放在哪
於是發現自己擁有一個聯想性收納法的能力,只要是心筠老師整理的她都能過目不忘
身邊朋友於是請她幫忙整理家裡,並將before after 比對照放到臉書上
收到廣大的朋友迴響,心筠老師才了解原來有這麼多人都不擅長整理家裡
於是就開始了去朋友家到府幫忙協助整理的斜槓事業
因母親住院,不得不找份時間自由的工作,轉而投入整理師行業
櫃姐工作畢竟還是排班制,但因為母親住院需要人時刻在醫院照顧
心筠老師於是離開櫃姐工作,想要找一份時間自由的職業
可以讓她在與弟弟交班時,至少還有份工作可以賺取收入
加上蘋果日報當時報導台灣有整理師的職業,讓越來越多人需要這樣的服務
心筠老師也就將原本斜槓副業的整理師,成功轉成自己的正職工作

意外踏入遺物整理領域,開啟不一樣的人生觀
時間拉回2015年,心筠老師來到高雄一動豪宅,協助一位女性整理整棟家裡的物品
才知道原來這位女生從小父母離異,雖然家境優渥卻沒有快樂的家庭生活
當她們一同整理完後,案主主動詢問心筠老師是否可以幫她整理位在台北母親的房子
一到現場心筠老師才知道,原來今天要整理的是一個遺物案件
體質本身比較敏感的心筠老師原本還有點緊張害怕,但在整理過程卻未感到不適
過程聊天時得知,這位女性的媽媽在離婚後改嫁到日本,直到自己患了癌症才回到台灣
在生命的最後三個月都是女兒相伴,那是她這一生離母親最近的時候
最後要離開整理完的屋子後,心筠老師說:
「我們整理的過程,感覺的到你媽媽不在這裡,他不在房子裡任何一個地方」
聽完後,女案主眼淚瞬間潰堤,宣洩一直壓抑在心裡的情緒
殯葬業、遺物整理師與命案現場人員的業務差異是什麼呢?
如果親友在家過世了,第一個需要先聯繫接體員
而殯葬業是負責從遺體整理到喪事相關的業務範圍
如果是命案現場,房子有些一般清潔人員無法清理的,會需要找命案清潔師
協助你把命案現場的蟲、臭味等清掃乾淨,將房子恢復原狀
當房子裡只剩下物品後,才會需要遺物整理師來協助整理物品

「死亡」並非禁忌的話題,而是一生都在等待的終點
許多家庭是不能夠在家裡隨意地談論「死亡」,如果家裡有長輩的話更是不行
我們出生就是一直在朝著死亡衝刺,所以不要覺得死亡有多可怕
心筠老師提到,就是因為知道有死亡的一天,才能夠珍惜每一天的日子
如果不想去面對死亡,才會有更多的遺憾與恐懼存在在你的心中
不要害怕死亡,而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可能下一秒就會死亡
可以每年更新遺囑或是開始整理自己的遺物,這些方法都是提醒自己每天都在朝死亡邁進
用開明的方式與家人討論死亡,因為你不講,等你死後還在世的人不知道你想要怎麼樣的儀式?
像 Joyce 的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說自己要海葬,她想要悠遊世界
而我自己想要天葬,我想要飛翔到世界各地
用輕鬆、開放的心情討論自己死後的遺願,也是告知家人以後可以怎麼安排你的後事
整理完後接觸自然或泡粗鹽來淨化自己
心筠老師相信「手」就像是吸塵器一般,能夠將好的壞的能量都吸到自己身上
當她整理完一個案件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用粗鹽泡手,因為鹽巴本身就有淨化的效果
神奇的是,那個鹽水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變得混濁或甚至出現綠色的樣子
當老師淨化完後,可以很明顯感受到手也變得輕盈許多
或是她也會到附近公園,赤腳踩在體地上,將一些負面能量傳回給地球淨化
Joyce 自己的方式是會到公園或爬山時,將手放在樹上請樹木吸收走我的負能量
心筠老師也提到,如果要從事遺物整理這行,心理層面一定要非常正向
或是你不能被家屬的悲傷情緒帶著走,不然很容易會有憂鬱症或是創傷症候群症狀

透過遺物整理,開始學會活在當下
經手過這麼多遺物案件後,心筠老師看到許多人捨不得或來不及用的物品
買了捨不得用的名牌包、存了捨不得花的錢…等等,這些當你死後全都真的無法用了
但也有一派人是覺得一定要規劃未來,享受當下是奢侈的行為,心筠老師卻不這麼認為
心筠老師阿嬤的朋友好不容易存到500萬,深怕這些錢會被子女搶走
心筠老師阿嬤建議這位朋友花掉,但對方又捨不得將辛辛苦苦存到的500萬花掉
結果這位阿嬤最終是請木工師傅在自己家門外多加一道門,並將自己與500萬鎖在家裡
最後她這500萬不僅自己沒花到,也還是被家人給瓜分走了
未來是浮動的,你無法掌握且它也一直不斷在改變
你唯一可以掌握的就是現在此時此刻的當下,不如就把這個當下活得精彩
最後,『如果你的生命只到此刻的話會有遺憾嗎?』
「完全不會!」老師斬釘截鐵的說
因為她的每一天都活得精彩,每一刻也都在推廣收納、生前整理
老師真的是透過遺物整理後,才學到在死亡裡我要怎麼活
完整版Podcast內容心筠老師和我們分享更多關於她在遺物整理領域的精彩故事分享
你可以到各個Podcast平台搜尋:一則茶室,第98集就可以收聽這集的完整版內容囉
心筠老師臉書粉專:https://reurl.cc/eEo45L
心筠老師著作:https://reurl.cc/1YWaxG
心筠老師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R0olOZ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下方幫我拍手5下給我一點鼓勵
也歡迎你分享這支Podcast 到Instagram限時動態上並且tag @joycehsh.co 讓我知道你有在收聽
發佈留言